东京庆祝中本聪发布比特币白皮书17周年:比特币的发源地或许就在日本!
2025-11-01分类:比特币新闻资讯 阅读()
2008 年 10 月 31 日,比特币匿名创办人中本聪首次发表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比特币白皮书),十七年后,比特币成为主流金融货币,然而,鲜为人知的是 Blockchain (区块链)并非中本聪当年的原始用词。 在最初的程式码与概念中,他使用的是 Time Chain(时间链) 来形容这项技术。所谓时间链,是一个以时间为序、透过加密技术相互连结的分散式帐本,正是今日区块链的前身。中本聪曾将比特币形容为一个带有时间戳记的真实纪录帐本(A Time-Stamped Ledger Of Truth)。(资料来源:Truth for the Commoner, 简称 TFTC.io)
为庆祝比特币白皮书发布 17 周年,东京的比特币基地( Tokyo Bitcoin Base) 举办了一场特别活动。现场透过小组游戏揭示了许多日本与比特币 BTC▼ 之间的奇妙历史连结,以及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还有值得关注的为 Peer to Peer 无法缺少的 QR Code 也是日本人所发明,如果没有整合 QR Code,比特币的点对点支付技术也无法成形。 有人推测东京或许正是中本聪的「隐居之地」,他在此默默推动着比特币的诞生与传播,日本人持有比特币的比例十分高,只是这些巨鲸大多数都低调沉默,隐身在每个角落。
日本曾是比特币发展的重镇。当年全球最大的交易所 Mt. Gox 诞生于此,却因骇客入侵而最终倒闭,创办人入狱,产业一度陷入低潮。如今,随着日本监管制度逐步完善,市场信任重建,比特币在这片土地上正迎来文艺复兴时期。
2008 年 10 月 31 日中本聪发表比特币白皮书
2008 年 10 月 31 日,比特币匿名创办人中本聪首次发表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比特币白皮书)。
比特币为一个纯粹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可以让用户在线上进行直接支付,无需依赖金融机构作为中介。虽然数位签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安全性,但如果仍需依赖可信任的第三方来防止双重支付,那么其主要优势将无法实现,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利用点对点网路来解决双重支付问题。这个网路透过将交易资讯杂凑并嵌入持续增长、基于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机制的区块链中,为每笔交易添加时间戳。这样形成的交易记录一旦被确定,除非重新进行工作量证明,否则无法更改。最长的区块链不仅可以证明事件的发生顺序,还能证明该链来自最大算力的矿工群体。只要大部分的算力由不参与攻击的节点控制,这些节点将能够维持最长的链并领先于攻击者,该网路的结构极为简单,讯息通过广播方式传播,节点可随时离开并重新加入网路,并以最长的工作量证明链作为其离开期间发生事件的证据。
中本聪早期称区块链为 Time Chain 时间链
「时间链」最早出现在中本聪于 2008-2009 年编写的比特币原始码中,在比特币早期版本的 C++ 程式码中,变数名称和注解将系统称为「时间链」,而不是「区块链」。例如,程式码中包含如下引用:// 在时间链中新增区块,这种术语表明,帐本最初被设想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区块链,而非当代称做的「区块链」。
「时间链」背后的理念是按时间顺序验证,该系统利用加密工作量证明来确认和保护先前区块的顺序。本质上每个区块都包含一个时间戳记和前一个区块的杂凑值,从而建立了一个可验证的带有时间戳记的记录序列。这种机制具有革命性意义,因为无需中央机构即可解决双重支付问题,使比特币成为第一个无需信任、基于时间的货币帐本。
主要发展时间轴
2008 年 10 月:中本聪发布的「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白皮书」中并未出现「区块链」一词;中本聪当时使用的形容为链当中的区块 (A Chain of Blocks)
2009 年 1 月:比特币 v0.1 版本代码发布内部引用中使用 Time Chain (时间链)。
2010-2012 年:比特币社群逐渐采用 Blockchain (区块链) 作为统称。
2013 年及以后 「区块链」成为行业主流术语;「时间链」一词逐渐淡出,更多用于历史或哲学领域。
	
2013 年东京出现第一间收比特币现金的餐厅
早于 2013 年,日本东京就有许多店家收比特币,比起美国的汉堡餐厅 Steak n Shake 还早,当时主流以 Peer to Peer (P2P 点对点) 支付作为称呼,时至今日,日本人发明的 QR Code (注1)和 P2P 支付为日本的主流支付方式,甚至发展至全球。2013 年,东京一间名为 The Pink Cow 的餐厅就有收 Bitcoin Cash (Bitcoin 分岔出的大区块派) ,在当时日本许多主流媒体 NHK 和富士电视台都有报导,现在 Pink Cow 依然有营业,地点在港区的赤阪,为一间卖墨西哥塔可与素食的餐厅。
	
2014 年当年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 Mt. Gox 被骇客入侵
比特币本来可以发展的游刃有余,日本当年曾有着全球比特币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 Mt. Gox ,该交易所却被骇客入侵盗走了客户的比特币,造成重大惨剧,创办人连滚带爬入狱,Mt. Gox 被日本政府宣布清算破产,比特币开始背负恶名与不安全的原罪,之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日本政府和民众都开始不信任加密货币。
	
日本加密货币社群依然坚不可摧
虽然最大的交易所被骇客入侵,民众开始怀疑加密货币的安全性,但在东京仍有许多比特币热爱者有着坚定信仰,丝毫不放弃,当年许多年轻人包括币安创办人 CZ 赵长鹏、以太坊创办人 Vitalik Buterin 、比特币投资人企业家 Roger Ver 都来到这里与其他爱好者聚会宣扬加密货币。
	
2016 年,日本甚至还推出过比特币电视节目、比特币女孩和实体比特币。日本的博弈游戏产业成熟,柏青哥为一般民众热爱的休闲活动,有趣的是根据过去一篇报导,比特币社群本来要发展 Poker 游戏,后来没有继续。(注2)
	
尽管中本聪至今仍保持匿名,但毫无疑问,他对日本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与影响。从十多年前日本媒体对比特币的早期报导中可见端倪,若非当时日本发生重大的骇客入侵事件,日本极有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建立比特币储备的国家。如今,随着亚洲加密货币社群日趋成熟,日本再度站上区块链与金融科技创新的前沿,有潜力成为全球观察的区块链金融示范城市。
注1:QR Code® 是 Denso Wave 株式会社于 1994 年开发的一种二维码,也是日本应用最广泛的二维码。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