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开放合规交易所连结全球流动性,SFC四大监管条件一次看
2025-11-03分类:区块链新闻资讯 阅读()
	
	香港证监会(SFC) 于11/3 发布通函,首度允许本地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与同一集团旗下、设在海外的分公司或关联平台共享订单簿,也就是让香港与海外的挂单可以汇入同一个流动性池撮合交易。意味着,香港投资者未来可直接与海外市场撮合成交,并享有更深的流动性与更贴近国际价格的交易环境。
SFC 要让香港虚拟资产市场接轨全球
SFC 指出,虚拟资产交易本身没有国界,流动性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交易所中。这项新政策属于「ASPIRe 路线图」的三大支柱中的「连接」(Access),目标是打通香港与海外市场的流动性,推动香港成为国际虚拟资产枢纽。
根据通函,这次开放仅限于「同一企业集团」内的平台整合,也就是香港持牌平台可与自家海外关联公司共享订单簿。 SFC 预期将:
- 
		
提高成交效率、缩小不同市场价格差距。
 - 
		
让香港市场的价格更贴近全球行情。
 - 
		
带动更多海外流动性回流本地。
 
SFC 表示,现行香港平台的交易,已采预缴制度并即时结算,风险可控。但跨境撮合后,因结算资产与对手方位于不同司法区域,将出现新的操作与监管挑战。
(注:ASPIRe 路线图,是香港版的虚拟资产发展蓝图,蓝图中的三大支柱为连接、监管、创新。)
SFC 监管规范:共享订单簿须符合四大核心条件
海外平台必须合规持牌
共享订单簿只能与在海外当地持有牌照的「关联平台」合作,且该司法区:
- 
		
必须是防制洗钱金融特别组织(FATF) 或类似机构成员。
 - 
		
并且具备与FATF 和国际证券管理机构组织(IOSCO) 针对加密市场的政策标准「大致相符」的监管制度。
 
交易与结算风险控管
若香港客户的指令与海外客户撮合成交,而结算资产(法币或加密货币) 存放在不同实体,就可能出现延误或失败风险。 SFC 要求:
- 
		
所有交易必须「全额预缴」。
 - 
		
采自动化核查机制确认资金到位。
 - 
		
必须符合「银货两讫」(DVP) 原则,同步交收资产与货币。
 - 
		
每天至少结算一次,并视情况进行日内结算。
 - 
		
设立「未结算交易上限」,并用即时监控系统追踪风险。
 
补偿与保险安排
SFC 要求,平台必须对透过共享订单簿成交的所有交易负全责,就像在自家平台完成一样。同时要在香港设立「储备基金」,专门作为客户补偿用途。而基金金额至少等于「未结算交易上限」。同时投保或设立补偿机制,以防止因诈骗、盗窃或挪用造成损失。
(注:未结算交易上限,平台要先准备一笔安全基金当保险,金额至少要等于目前还没结算的交易总额,以确保不论发生什么事,客户的资产都能得到赔偿。)
防范市场失当行为
SFC 表示,自从跨境交易开始后,市场操弄和洗钱风险逐渐上升。也因此,在香港本地的合规平台,需与海外关联平台建立「统一市场监管计划」,包括指派专责主管负责整体的跨境交易监管,参与监控系统的设定与异常警示处理,并定期检查监察机制是否有效。
而且要在SFC 要求时,能即时提供完整的交易资料、下单者身分与监察报告。
SFC 公布操作规范:公平撮合、每日结算
SFC 表示,共享订单簿须根据一套完整操作规则运行,明确规范:
- 
		
所有参与者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 
		
下单、撮合、结算与违责管理流程。
 - 
		
所有交易都需预缴资金且由指定托管人保管。
 - 
		
所有参与者应享有平等查阅订单资料的权利。
 
此外,平台要确保每日至少与海外关联平台结算一次,结算后的客户资产也须交由香港关联实体托管。假设交易量起伏太大,就得启动日内结算机制以降低风险。
SFC 规定资讯揭露:投资人须明确知情与自愿参与
平台在提供共享订单簿服务前,必须充分揭露:
- 
		
各方责任与结算流程。
 - 
		
潜在利益冲突。
 - 
		
结算延误或失败的风险。
 - 
		
补偿与保险范围。
 - 
		
投资人追索权。
 
而对零售客户,平台也须清楚说明跨境交易恐会面临的额外风险,像是海外司法区监管保障较低等问题。并且只有在投资人明确同意参与后,才能提供此服务。
SFC 最后表示,所有计划操作共享订单簿的持牌平台业者,都必须事先获得SFC 书面批准。而获批平台的牌照将附加特定条款。 SFC 指出,政策会循序推进,并持续观察市场运作与风险状况。
Tags:
本栏推荐
全球政府深陷债务危机,区块链或许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