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l 宣布与 Open AI 合作创造与儿童互动的玩具

2025-07-03分类:人工智能 阅读(


全球玩具巨擘美泰儿(Mattel)近日宣布与 OpenAI 展开合作,将生成式 AI 导入产品中,这项合作为传统儿童玩具产业带来创新革命,却也引起媒体与专家讨论 AI 互动玩具可能会对儿童产生的心理影响。

美泰儿拥有超过 80 年的历史,以创造能启发想像与娱乐体验的产品而闻名,此次与 OpenAI 的合作将加速推动包括 Barbie、Hot Wheels 等品牌的创新 AI 应用场景,提升与儿童的沉浸式互动体验。美泰儿首席经营长 Josh Silverman 表示 AI 将使品牌以全新的方式展现魅力。OpenAI 的执行长 Brad Lightcap 说很高兴能与美泰儿合作,协助他们将生成 AI 导入产品。据悉,美泰儿已开始整合 ChatGPT Enterprise,以强化产品开发与创意设计。此项合作意味着 AI 正式进军传统玩具产业,人类的玩具产业即将被颠覆,来到了历史性的一刻。

互动玩具进化史:从说话娃娃到情感模拟 AI

从 1960 年代能说出简单句子的 Chatty Cathy,到 1990 年代可互动的 Furby 和 Tamagotchi ,玩具产业一直就想开发能跟真人互动的玩具。早在 2015 年,Mattel 就曾推出 Hello Barbie ,利用芭比娃娃内建的系统拍摄孩子的影像与声纹,上传到云端储存, AI 能记住玩具与儿童的对话内容,和孩子产生互动,当时就引发了资安疑虑,因为资料会回传到伺服器,如果外泄,对小孩的隐私和安全产生威胁, Mattel 被舆论炎上后下架了这款产品。

如今,导入 生成式 AI 的玩具将会为传统玩具市场开创新局,与以往预设的语音辨识不同,新一代的 AI 玩具能进行流畅对话、模拟人类情感、记住偏好,甚至给予安慰或建议。尽管这些系统并不具备真正的理解能力,牠们所营造出的「在乎」假象可能让孩子产生情感依附。

专家忧心:AI 玩具可能侵犯儿童隐私权 带来情感依附风险

AI 玩具进入家庭,专家对其潜在风险提出警告。首先是隐私问题。儿童不可能理解自己的个资会被如何使用,而父母也未必完全知情。2021 年英国一项全国性调查指出,80 % 的家长担心孩子的数据存取问题,54 % 的受访者认为若玩具察觉孩子被虐待迹象,应可通报当局,但这也引发国家监控的疑虑。(注:市面上有许多可监控小孩活动的工具,例如宝宝摄像头等等,不包括玩具在内也会侧录到孩童的肖像)

其次是心理影响。AI 玩具可能营造出同理与关怀的错觉,让孩子对不具人性的 AI 系统产生依赖。研究显示,75 % 的受访者担心孩子会对 AI 建立情感连结,超过一半认为孩子向 AI 倾诉内心问题并不恰当。若缺乏透明机制与教育,这类互动可能影响儿童的人格情绪发展与人际关系。

法规与伦理标准亟待完善

目前全球多数国家尚未针对 AI 玩具制定明确法规。英国 2025 年「资料使用与存取法案」及欧盟的「人工智慧法案」虽为儿童隐私提供一定保障,但细节仍不完善。国际标准化组织 IEEE 正制定 P7014.1 规范,试图为「模拟同理心的 AI 系统」设立设计与使用准则。

该标准将针对潜在心理风险提供防范建议,包括减少情感依赖、避免延长对话等等,认识人工智慧的教育课程也被视为减缓风险与促进责任感的关键。

AI 玩具究竟是为孩子创造丰富互动体验,还是为企业提供数据与品牌黏着度?这是家长与社会必须深思的问题。若未妥善监管与教育,这些带有情感模拟功能的玩具可能不仅改变游戏方式,也将重塑孩子的童年与未来进入社会后与真人互动的关系。当科技侵入孩童的成长过程,未来的世界,不能只追求互动与娱乐,更必须深思伦理与责任。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