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达到十周年里程碑从极简实验进化成华尔街核心技术

2025-08-09分类:以太币(ETH) 阅读(


以太坊(Ethereum) 在Vitalik Buterin 及其团队努力下,不经不觉已经推出10 周年,从极简实验网络发展成价值4,200 亿美元的数码基础设施,成为华尔街新一代金融服务的隐形支柱。创办人最近亦在一个访谈中分享10 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心得。

28 万亿美元交易量震撼传统支付格局

数字最能说明以太坊的商业影响力。 Deutsche Bank 数据显示,稳定币去年交易量达到28 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越Mastercard 和Visa 的总和,标志着数码支付基础设施的历史性转折点。

Circle 发行的USDC 稳定币作为市场第二大稳定币,约65% 交易量透过以太坊网络结算。根据CoinGecko 最新报告,以太坊处理全球近半数稳定币活动,这个统计数据反映该平台在数码货币生态中的主导地位日趋稳固。

现任EY 全球区块链领袖的Paul Brody 将全球金融系统形容为「整个管道网络」,他观察到以太坊正被接入这个基础设施中。 「现在发生的事情是以太坊正被连接到这个基础设施中」,Paul Brody 指出,直到最近加密货币还在与传统金融完全分离的轨道上运行。

机构青睐稳定性胜过技术指标

企业决策者在选择区块链平台时的考量与一般认知存在差异。 Vitalik Buterin 在一个访谈上透露:「许多机构直接告诉我们,他们重视以太坊是因为它稳定可靠,因为它不会当机」。

这种重视稳定性的态度解释了为何以太坊能在众多号称更快、更便宜的区块链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太坊基金会新任联合执行董事Tomasz Stańczak 强调:「机构一次又一次选择以太坊是因为它的价值观。10 年来没有停止过一刻,10 年来的升级都极度致力于安全性和抗审查能力」。

当机构向市场发送交易指令时,最关注的是公平执行、无特殊待遇,以及交易在提交时的准确执行。 Tomasz Stańczak 表示:「这就是以太坊所保证的」。

华尔街巨头押注代币化未来

金融服务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传统机构纷纷将核心业务迁移至区块链平台。 BlackRock 作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去年在以太坊推出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BUIDL,为合格投资者提供链上收益,并透过USDC 实现即时赎回结算。

券商平台同样加快数码化步伐。 Robinhood 透过Arbitrum 第二层网络推出代币化美国股票交易,打破传统证券与加密货币的界限。 Coinbase 本周宣布未来数月将为美国用户推出代币化股票和预测市场服务,直接挑战传统券商业务模式。

Kraken 的策略更进一步,计划在特定海外市场提供美国股票代币的全天候交易服务,彻底突破传统金融市场的时间限制。

第二层网络满足差异化需求

企业在选择技术方案时展现明显的策略分化。 Robinhood 采用Arbitrum,Deutsche Bank 选择zkSync,Coinbase 和Kraken 偏好Optimism,各自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第二层解决方案,但所有交易最终都在以太坊主网结算。

Deutsche Bank 已宣布在zkSync 建立代币化平台的具体计划,协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和管理代币化基金、稳定币及其他现实世界资产,同时满足监管和数据保护要求。

技术演进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以太坊的技术发展路径体现长期战略思维。 2022 年从工作量证明转向权益证明的重大升级,能源消耗减少超过99%,为后续可扩展性改进奠定基础。

零知识证明等前沿技术将大幅提升交易处理能力,同时让智能手表等小型装置都能验证区块链协议合规性。 Vitalik Buterin 表示,首要目标是让以太坊在技术层面达到「终点线」,在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核心原则的同时实现性能突破。

标准化效应推动生态整合

Paul Brody 基于历史经验预测,大多数技术标准竞争最终会出现单一平台主导的结果。他认为以太坊很可能成为主导的可程式化层,而比特币则扮演避险资产的互补角色。

工程师团队喜欢在统一标准上进行开发和扩展,以太坊已经具备这种标准平台的特质。随着更多参与者加入同一生态系统,网络效应将持续增强整体平台价值。

10 年前Vitalik Buterin 和开发团队推出的「Frontier」网络极其基础,没有介面设计,完全不具用户友好性,但能够执行智能合约和支援去中心化应用测试。

Paul Brody 回忆当年在IBM 研究团队的经历,一名同事告诉他遇到了一个有趣的人,拥有「就像比特币的一个版本,但我们要让它更快、可程式化」的创新想法。 Paul Brody 立即意识到这正是他们需要的技术突破。

隐形革命重新定义金融未来

真正的颠覆往往在无声中进行。 Vitalik Buterin 预测:「这种颠覆不会感觉像推翻现有系统,它感觉像建立一个新事物,不断成长,直到最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果你不想的话,你甚至不必再看旧事物」。

Paul Brody 已观察到变革的具体迹象:电汇转移到链上执行,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实现代币化,企业开始在单一共享基础设施上自动运行完整合约流程,涵盖资金、产品和条款管理。

这种转型并非简单地将传统金融系统搬到新技术平台上。 Paul Brody 分析:「技术采用的一个教训是,我们不会进行同类替换。当新技术出现时,我们倾向于在新的技术基础设施上建设。我的核心假设是,当我们开发新金融产品时,在区块链基础上建设将极具吸引力,我们将尝试实现今天无法完成的功能」。

Vitalik Buterin 回顾过去10 年时感慨变化之巨大,当年加密货币社群「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圈子」,仅有少数人从事比特币和其他项目开发。如今以太坊已发展成「这个庞大事物」,主要企业在其基础层和第二层网络推出各种资产,部分国家经济开始依赖以太坊基础设施运行。他认为,真正的金融革命不会登上新闻头条,它将自然而然地成为资金流动的标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重塑整个经济体系。

Tags: